
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,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,12月3日4日,特邀国际认证应用行为分析师(BCBA)丁雨婷老师开展了为期一天半的教师培训讲座。本次培训近100名老师参加。
如何建立教学控制

12月3日下午,主题为《如何建立教学控制》的讲座,丁老师从什么是教学控制、教学控制四元素、教学失控和处理四个方面进行讲解。
教学控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孩子需要遵守老师的指示,教学由老师掌控,孩子们会跟随教学节奏,配合教学指令。
教学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基础环节,所以必须先建立好,再进行干预!只有学生听从指挥,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,完成教学任务。但有时孩子不但没有接收发出指示,反而假装没有听到,或者根本没有听到,仍然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或发脾气不肯听从指示,以上我们称之为教学失控。

但教学失控是坏事吗?并不,临场的教学失控是常有的事,我们要将此转化为教学机会,有教学控制的课堂不是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的,而是大局在我的课堂。
0-3岁儿童语言发展


12月4日上午,主题为《0-3岁儿童语言发展》从问题“什么是语言?”引发思考,讲述了典型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口语掌握语言能力关键指标,让我们了解0-3岁语言发育的规律和特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的语言学习。

同时老师还给我们讲述如何促进特殊儿童口语掌握的语言能力,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同时发现利用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。
从仿说到主动性语言

12月4日下午的培训主题《从仿说到主动性语言》。

“你们猜一猜哪个是提要求?”丁老师用一张图片进行导入,告诉我们无意义语言与提要求的区别。
从仿说到主动性语言,教师要找到塑造孩子的动机进行教学,比如丰富的刺激,激发孩子兴趣,让系列步骤卡壳等,并及时强化孩子行为。要把仿说的语言慢慢撤除。

丁老师通过多个案例分享,加深理解,帮老师们理清教学的思路。“那看图说话又要怎么教呢?"
看图说话背后的教学逻辑我们从四个点入手,了解看图说话有什么作用?可以嵌入哪些教学目标?有哪些“图”可以用作教学素材呢?到底要怎么教?丁老师一步步帮我们分析,讲解。
本次师资培训是本机构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举措,通过丁雨婷老师的授课指导,为教师灌输了新的教学理念。未来,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更多优秀教师。

丁雨婷(BCBA)
•台湾师范大学复健咨商研究所硕士
•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学士
•上海语箴健康咨询工作室主理人
•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员
•台湾职业重建协会会员
•珠海市自闭症互助协会专业顾问
201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,2017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复健咨商研究所,2021年获BCBA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资格。
自2019年2月跨入早期干预机构,担任驻校教研,承担测评招生、教学管理、教师培训等内容,带领校区师资数量从8到15名,学生数从0到30+名,障碍类型包括发育迟缓、自闭症、多动症、唐氏综合征等。